VR玩家眼里的Vive Pro:有进步,但不一定如我们所愿


是时候来聊聊这个话题了。


从2018年1月5日在推特上预热开始,到1月8日正式公布,前后经历的时间不到72小时,HTC Vive总算是没有让我们抻着脖子等太久;从推特上的“喜欢”和转发量来看,Vive Pro这一波收获的人气还算不错。


现在,HTC Vive的官网上已经正式更新了Vive Pro的产品页面,相关的设备参数和产品特点已经是一目了然,此处便不再赘述了;接下来,还是让我们关心一下更实际的问题吧:


这些看上去华丽耀眼的新卖点,哪些是货真价实的实际进步?对于我们这些VR用户来说,从实际体验的角度出发,到底应该如何评价?


别急,让我们逐一看起:


显示单元:从2K到3K,够吗?


从2016年4月发售上市算起,“模糊”“锯齿”“分辨率不足”就变成了让所有VR支柱厂商头痛不已的宣传软肋;正因如此,我们才会从“VR元年”开始看到一款又一款标榜“高清”“看不到栅格”的“4K”乃至“8K”头显设备你方唱罢我登场。如今已经是2018年,在2017整整蛰伏了一年的HTC Vive要想有些新成绩自然不能继续无动于衷下去,于是,我们便在Vive Pro官方产品页的醒目位置看到了这样一屏宣传:



百分比换算方式看看就好,我们只要知道Vive Pro的双眼分辨率从初代Vive的2160×1200提升到了2880×1600就OK——那么,这个升级量够用吗?


乍看之下,这个“不到3000”的数字相比于我们早已不陌生的“4K分辨率”宣传口号,似乎确实有点不够看;但实际上,对于熟悉2017年第四季度微软MR那一波宣传攻势的朋友来说,“单眼1440/双眼2880”肯定不是什么陌生的参数——这不就是三星奥德赛(Samsung HMD Odyssey)MR头显的标称分辨率嘛,再考虑到这两款设备采用的都是AMOLED屏幕,“Vive Pro的显示单元来自三星”的言论不胫而走也就是在情理之中了。


——顺带一提,Vive Focus的屏幕分辨率也是这个水平,可以说是意料之中的达成了统一。



那么,对于VR玩家来说,这个参数意味着什么呢?让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吧:在MR设备的缺省应用界面Windows混合现实门户当中,微软光明正大地把Edge浏览器和微软官方商城的页面丢在了触手可及的位置上,所有MR用户都可以戴着头显轻松浏览网页、收发邮件或者下载商城里的应用软件——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文字浏览对于MR设备来说,已经不是什么不可攻克的难题了。



所以说,尽管乍看之下不如“4K”那么醒目,但2880x1600这个对标最出色MR头显(除了三星奥德赛之外,HP、联想以及ACER等出品的MR设备双眼分辨率只有2880×1440而已,且屏幕依旧是LCD)的新参数已经足以让Vive的内容开发者看到一点新变化:游戏开发者可以用更清晰更丰富的文字说明来阐述剧情或者至少让帮助选项变得更易读,教育培训类内容的创作者也可以在作品中添加更多的文字内容来提升实用价值,最重要的是,对于正处于发展平台期的WebVR来说,我们终于可以通过最习惯的方式来浏览体验互联网了——不管是网页内容还是SNS互动,即便是进入全景视野时代,我们依旧不应该忽略文本的价值,不是吗?


佩戴体验:刚性结构与全面封闭,靠谱吗?


除了分辨率这种“硬实力”之外,在实际佩戴体验这种左右设备评价的关键性能上,HTC这次也没有疏忽大意——无论是那个全长1分11秒的官方宣传片还是官方的产品介绍页面,我们都可以看到大篇幅的“佩戴体验升级”相关说明。抛开那些看上去不陌生的噱头不论,Vive Pro值得一看的新卖点如下:



一言以蔽之,HTC Vive Pro俨然要在“隔绝外界”的方向上一路走到黑了:把这个和头显连接在一起的框子“箍”在脑袋上,锁紧脑后那个旋钮之后,你就和现实世界基本告别了——别指望能像初代Vive一样从鼻尖那边海绵衬垫的小空隙里偷瞄现实把脚边的电缆踢开什么的,也别指望能架个电风扇从这个小空隙里透点风让眼睛四周凉快一下;唯一的好消息在于,那个看上去“一体化”的耳机官方表示是可以拆卸的,以及“无需摘下头盔(上图原话)仍能听见周围声音”。


“好嘛,这玩意俨然是新一代《电锯惊魂》的道具嘛!”


说实话,身为一个实践派VR玩家——或者更具体一点,没有让设备吃过灰的HTC Vive用户——当我看到HTC Vive得意洋洋地秀出这些“卖点”时,内心一度是崩溃的:


认识到了初代HTC Vive的问题,积极寻求改进,原本是很好的,但为什么偏偏选择了南辕北辙的弯路呢?


初代HTC Vive在体验方面最大的争议是什么?毋庸置疑是沉重。指望用三根弹性绑带把这么一坨又黑又重的塑胶劳什子固定在用户脸上还不会让人叫苦简直是不可能的,借鉴一下其它更受欢迎的方案对自家产品进行改进无疑是很有必要的——但结果如何呢?


现在的结果便是,我们在Vive Pro上看到的依旧是“脸部受力”的那一套——尽管号称面部衬垫面积有所提升,但和同类竞品的“前额受力”设计相比,哪一套方案更容易被用户接受?关于这个问题,去踢场球就知道答案了。


退一百步说,尽管我们经常在各种媒体通稿上看到“VR头盔”“VR头戴”一类的说法,但从实际构造来看,真能称得上是“头盔”的VR设备又有几款?说实话,如果真有厂商能够借鉴战术头盔挂载夜视镜的模式开发出货真价实的“VR头盔”,最终的评价不见得会像想象中那么不堪——配重只是一方面,至少穿脱佩戴要比现在的Vive Pro方便太多了,不是吗?


说够了配重模式方面的槽点,接下来再让我们聊个更实际的问题——瞧瞧这张官方的宣传图,诸位看到了什么?



身为VR玩家,我看到的是闪闪发亮的汗水和皮脂。如果换成真实佩戴的场景,这哥们现在的感受一定不怎么样。


说实话,在以往的“VR头显佩戴不适”相关吐槽中,“闷热”这个话题其实并不罕见,但怪异的是,很少有厂商真正会对这个问题上心——我甚至亲耳听过矢口否认不相信这个缺陷存在的发言。在这些厂商眼中,VR头显的产品定位到底是什么?是一种浅尝辄止戴个十几分钟半小时就要匆匆摘下的玩票设备,还是足以让人沉迷在虚拟现实幻梦中无法自拔从而被保守派传统媒体口诛笔伐的争议装置?我相信大家心里自然会有答案。


身为一名单次连续使用时间至少在一小时以上的普通VR玩家,我在以往使用Vive的时候,必不可少的步骤之一就是打开电扇开到最大风量连续猛吹——目的就在于能从初代Vive鼻梁附近的空隙流窜进来几股微风让我的眼周环境不那么闷热。除此之外,从薄荷糖到一次性的降暑冰帖,围绕“散热”这个主题我展开过的尝试简直不胜枚举,但最终还是败给了头显本身的设计短板。归根结底,我完全没法理解HTC Vive Pro完全舍弃“通风”“散热”这些攸关佩戴体验舒适度的核心属性不顾而去追求什么“全封闭”的“沉浸感”——再退一百步来讲,认为只有把眼睛四周堵得密不透光才能产生所谓的“沉浸感”根本就是舍本逐末,如果还不能理解错在哪里的话,去电影院看看吧!


个人观点:如何评价HTC Vive Pro?


HTC Vive Pro有可取之处吗?答案无疑是肯定的。尽管幅度看似不大,但明显提升的分辨率显然属于值得称道的优点。不仅如此,倘若我们多留意一下HTC Vive官方网站上的介绍内容,很容易发现不少意料之外的新亮点——例如说,在官网Vive Pro专业版分页最下方的“头戴式设备参数”的“传感器”一行末尾,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新名字:



没错,瞳距感测器。


考虑到Vive Pro的机身右下角依旧能看到那个手动调整瞳距的旋钮,不出意外的话,这个新传感器应该可以给我们的瞳距调节提供更直观可靠的参考,而不是像以往那样单凭感觉乱拧——戴眼镜且度数较深的朋友应该都能理解这项功能有多实用,以我自己为例,在购买了Vive之后整整摸索了大半个月才算找到了合适的头显佩戴角度和瞳距参数,从此眩晕问题大幅缓解,佩戴续航时间大幅延长。说到底,我们确实可以在Vive Pro上看到进步,但为什么不能更多倾听一下用户的意见,把这个Pro版本完善得更让人满意呢?


最后的最后,附上一点我个人的印象评分吧——注意以下分数来自于目前公布资料和前代Vive产品的使用经验,日后如果有机会实际上手体验的话应该会有调整:


基准分:90。从产品形态来看,我们确实不能用衡量“新设备新惊喜”的眼光来评判一款定位于“增强版”的设备;不过,从“迭代产品”的标准来看,HTC Vive Pro的基本表现已经是可圈可点了,当然这个圈不那么圆也是大实话。


+5:证明了HTC Vive还没有放弃PC平台,不错!


+3:分辨率有所提升,虽然账面数字不是业内最高但应该也基本够用了,依旧采用AMOLED也值得称道;


+2:融合了初代HTC Vive以及后续相关配件的设计经验,追加了一些新组件,即便如此依旧保留了一部分可以自由拆卸的DIY余地,给用户留下了选择的空间;


-4:畅听头带是个不错的设计,对提升佩戴便捷度确实有所帮助,但和市面的同类竞品相比确实还有提升的空间——然而到了Pro依旧没能等来期盼中的改进,这就十分尴尬了;


-7:对于已经找到心仪的内容想要长时间沉浸的VR用户来说,初代HTC Vive已经够闷热了,结果到了升级版的Pro反而变本加厉亮出了“就是不漏”的架势——对于那个传说中的全新泡棉材质能对散热透气效果产生多少助益,在正式体验到产品之前我是完全不报指望了;只希望能有厂商(不管是HTC官方还是第三方)能搞出至少可以保证通风需求的新衬垫,至于漏光与否那完全不是问题——实在不行我们还可以关灯啊!


-3:设备本身高调亮相,新的无线模组也是粉墨登场,所以说……控制器呢?


-2:颜值是个大问题,虽然正面的那对摄像头很有点Baymax豆豆眼的意味,但大白脸上可没这么多坑啊!


±?:售价?


最终印象分:84±?


相关推荐

SteamVR玩家眼中的Vive Focus:我们如何看待这款VR一体机?

对于死硬派PC端VR玩家来说这款一体机几乎勾引不起什么购买欲望,但并不意味着Vive Focus在他们眼中毫无价值。

Oculus的交叉购买服务,“骗”不来VR玩家

“早知道我就不在Steam买VR游戏了!”自从官方确认Oculus Rift和Oculus Quest将实现交叉购买之后,许多玩家不淡定了。

87晚汇 | Facebook或5月推出AR视频设备 VR玩家如何看待Vive Pro

今天的热点有:Facebook或将于5月推出AR视频设备Portal;戴尔与Meta合作打造AR头显;OmniVision联合ASTRI推出AR眼镜参考设计;Digital Realities应用为工程提供统一AR/MR/VR解决方案等。

《初音未来VR》将于2018年初登陆Steam VR

PS VR玩家可以在PSN上免费尝试《Hatsune Miku:VR》,其他HMDs玩家将不得不等待正式发布之后。

VR冰上钓鱼游戏《Ice Lakes》更新中文支持

对于VR玩家来说,这是一个禅意十足的游戏,真的。

愤怒的小鸟开发商推出新多人VR游戏

随着《愤怒的小鸟VR:猪之岛(2019)》刚刚出现,Resolution Games今天又宣布推出一款新的多人游戏《Acron》。这款游戏里,一个VR玩家要对抗一群本地手机玩家。

PlayStation VR Store 每周新内容

1.《愤怒的小鸟电影2 VR:承受压力 (日语, 英语, 简体中文)》价格:235港元设备:PS4区域:港区简介:这款游戏采用了新电影的背景,亦即小鸟胖红和伙伴必须携手宿敌绿猪莱纳德来对抗紫鹰的入侵。《The Angry Birds Movie 2 VR: Under Pressure》采用了非对称社交功能,允许玩家组队操纵潜艇。其中,一人佩戴PSVR头显,而最多三名朋友可以通过Dualshock 4无线控制器同时参与至游戏之中。VR玩家扮演绿猪莱纳德,而其他玩家则扮演其他角色,包括胖红。2.《YUA的感

超值优惠丨《拾梦老人》仅售8元,《Eagle Flight》享63%优惠

这次给大家推荐的是育碧开发的《Eagle Flight》这款游戏,该游戏赋予了所有VR玩家一个模拟鸟儿们飞行的机会,圆了那些渴望“自由”飞行的人一个梦。

头号玩家VR跑步机KAT Walk Mini正式上市!

KAT Walk Mini头号玩家VR跑步机,今天震撼上市!

电影《头号玩家》里所展示的VR技术离我们很遥远吗

现如今的VR技术跟电影《头号玩家》里所期望的到底还有多大的差距?

盒子游戏,游戏玩家专属个性阅读社区


©CopyRight 2010- 2020 BOXU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鄂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 鄂ICP备202001557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