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碳卫星成功用于城市二氧化碳排放定量监测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碳卫星研究团队与芬兰气象研究所团队首次利用中国碳卫星观测定量识别和计算城市碳排放,证实了中国碳卫星具有城市级碳排放监测能力。在温室气体遥感监测合作协议的支持下,欧洲哨兵卫星的二氧化氮观测得到了联合利用。研究结果最近在学术期刊《大气科学进展》上发表。

我国碳卫星成功用于城市二氧化碳排放定量监测

本研究联合应用了中国碳卫星二氧化碳观测数据和欧洲哨兵卫星二氧化氮观测数据,选择了唐山和日本东京,定量计算了人工碳排放与二氧化氮的相关性。计算结果与排放清单中给出的结果一致,论证了二氧化碳/ 定量监测二氧化氮排放比。同时,这也标志着中国有能力监测人为活动碳排放的空间。

2016年12月,中国碳卫星从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成功发射并在轨道上运行,成为世界第三颗温室气体卫星。其目标是实现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柱平均干空气混合比的高精度监测,为碳排放科学研究提供卫星数据。中国碳卫星是近极太阳同步卫星。它配有主载荷“大气二氧化碳探测器高光谱分辨率”和辅助载荷“云和气溶胶偏振成像仪”。其中,主载荷高光谱分辨率大气二氧化碳探测器利用近红外/短波红外辐射探测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2020年初,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与欧洲空间局签署了温室气体遥感监测合作协议,促进中国碳卫星加入欧洲空间局第三方卫星数据应用计划,也表明中国碳卫星及其观测数据开始逐步走向世界。在协议的支持下,中国碳卫星和欧洲哨兵卫星的联合使用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碳卫星的监测能力。

据报道,中国下一代碳卫星的示范设计已经开始,卫星的发展也即将开始。新一代卫星将进一步提高检测能力,提高排放估算的准确性,并具有协同的二氧化氮观测能力,以更好地独立计算人工碳排放。(中央电视台记者 帅俊全 褚尔嘉)

相关推荐

我国首颗探日卫星羲和号成功发射 运行于高度为517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10月14日18时51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

我国成功发射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8月4日11时08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颗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句(gōu)芒号”。本次任务还成功搭载了交通四号卫星和闵行少年星2颗小卫星。闵行少年星将为中小幼学生参与卫星设计、研制、搭载、发射等航天科学研究与工程...

我国首个温室气体及碳中和监测核查评估系统建成

中国气象局的消息,基于气象部门建成的1个全球本底站、6个区城本底站、6个卫星地面站和46个省级站高精度二氧化碳浓度数据,我国首个温室气体及碳中和监测核查评估系统建成,可区分人为碳通量变化和自然碳通量变化。

绿碳nc币今日价格

不但有营业执照,立志为低碳环保贡献力量。cngold,为此发行了绿碳通证GCTGreecarbonToken,实时,敏锐,CBC金属网中国钯网提供今日钯价格走势,202今日166。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19。预计到年底将会提升至每吨65,今日跨期储备制度。我国碳排放交易市场仍较为活跃6...

新华时评:从“奔月”到“揽月”,中国探月永葆赤子心

新华社海南文昌11月24日电 题:从“奔月”到“揽月”,中国探月永葆赤子心新华社记者陈凯姿、胡喆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发射,标志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

为什么发射嫦娥五号要选在凌晨?

新华社海南文昌11月24日电(记者胡喆、陈凯姿)24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携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在文昌发射升空,我国探月工程三期取得良好开局。此次发射的时间在凌晨,为什么嫦娥五号要选择凌晨升空

我国正式步入“探日”时代,探测太阳有何意义?

我国正式步入“探日”时代,探测太阳有何意义?

我国森林植被总碳储量达92亿吨 降碳减排在行动

我国森林植被总碳储量达92亿吨 降碳减排在行动

我国科学家发现亿年前昆虫新物种

20日在北京石探记博物馆亮相的这枚琥珀,形成年代为大约9900万年前的白垩纪中期。琥珀里的生物具有夸张而又精美的叶状扩展触角,是人类目前发现的触角比例最大的一类昆虫,被科学家称为大角蝽。蝽,也就是我国北方俗称的“臭大姐”。

坚持绿色发展 完美探索大健康产业“减碳”模式

海峡网讯 6月13日以来,我国江南、华南及重庆、四川等地出现今年首次区域性高温过程,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极端性强、影响大。截至今天,高温天气已持续三十多天,覆盖国土面积超500万平方公里,影响超9亿人。中央气象台7月6日起,已连续10天发布高温橙色预警。持续的高温橙色预警为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带来不便...

盒子游戏,游戏玩家专属个性阅读社区


©CopyRight 2010- 2020 BOXU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鄂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 鄂ICP备202001557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