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超额完成今年调水计划

  中国青年网北京市11月3日电 截止10月15日早晨8点,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项目提前完成中国水利部下发的2019~2020供水年度水量调度计划,向工程项目沿岸河南省、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四省份供水86.22万立方米,为年度水量调度总计划的117%。

  依照《南水北调工程供用水管理条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项目水量调度年度为每一年10月15日至第二年10月31日。《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中确立中线一期项目规划很多年均值供水量为85.4亿立方,相匹配陶岔入渠总流量为95万立方米。2019~2020供水年度,中国水利部下发中线工程项目年度水量调度计划及东北地区地表水超采环境整治绿色生态补水保湿计划累计73.48万立方米,根据科学研究调度,年度具体供水86.22万立方米,已超出中线项目规划很多年均值供水经营规模,这意味着工程项目运作六年即达效。在其中,一切正常供水62.19万立方米,进行年度水量调度计划的102%;绿色生态供水24.03万立方米,进行东北地区地表水超采绿色生态补水保湿年度计划的136.8%。

  除此之外,依据中国水利部的工作计划,今年4月29日至6月20日,中线工程项目执行了初次420立方/秒增加设计方案总流量通水,全部全过程历经53天,增加总流量通水期内,向沿岸39条江河绿色生态补水保湿近10万立方米,环境效益明显。河南地区白河、贾鲁河、淇河、许昌河等25条江河水净岸美,变成沿岸人民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地方。河北滏阳河、滹沱河、七里河等13条江河维持常流水,减轻了海河流域“有河皆干、有冰皆污”的困境,尤其是邢台市七里河中下游的狮子狗泉、百泉干枯了18年,2020年完成了平稳复涌。绿色生态补水保湿修复了河堤基流,产生有冰流域长短超出1200千米,比海河的总长多200千米。天津海河水位线上升,市区段河堤水体大大提高。进行增加总流量通水工作中,不但灵活运用主汛期水灾資源,为减轻北方地区受水区自来水焦虑不安局势、改进生态环境保护出示了水资源标准,另外全方位检测了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工作能力及增加总流量的运行情况,为将来工程竣工验收及常态大流量通水运作出示了强有力根据。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项目自二零一四年12月12日宣布试压至今,已安全性稳定运作2151天,总计通水340.53万立方米,造福沿岸24个一二线城市及130好几个县,立即获益人口数量超出6700数万人,经济发展、绿色生态、社会发展等综合性经济效益充分发挥明显,巨大地减轻了北方地区水资源污染情况。

原题目: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项目提前完成2020年调水计划

相关推荐

“南水”润京逾6年:北京地下水回升3.72米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来水进京至今已6年多。记者日前从北京市水务局获悉,在南来江水的持续补充下,近年来北京地下水持续超采状况得到遏制。

三大数据展现南水北调工程效益

至此,南水北调东、中线155个设计单位工程均通过水利部竣工验收。据统计,目前南水北调工程已调水560多亿立方米,受益人口超过1.5亿人,充分展示了该项目的效益。下一步,水利部将加快推进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竣工验收各项准备工作,不断提升工程综合效益。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9个地标,你都去过吗?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9个地标,你都去过吗?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累计输水超340亿立方米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累计输水超340亿立方米

南水进京超90亿立方米保障生产生活用水安全

新华社北京7月25日电 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25日宣布,截至7月20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向北京输水90.67亿立方米,水质始终稳定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北京市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500万。目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向京津冀豫四省市调水575亿立方米。南水北调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进入北京南水约90亿...

河南淅川:用绿色守护京津“水缸”——伏牛山看新变

新华社郑州9月26日电 题:河南淅川:用绿色守护京津“水缸”——伏牛山看新变新华社记者王丁、李鹏晚霞打在豫鄂交界的丹江口水库之上,站在南水北调中线陶岔渠首

南水北调全面通水七周年 筑牢“四条生命线”

南水北调全面通水七周年 筑牢“四条生命线”

河北南水北调受水区城市将全用上长江水

记者日前从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了解到,为做好水资源保护利用,助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河北省将强力推进城市生活水源置换工程。预计到2021年底,南水北调受水区城市建成区内生活、生产用水水源全部切换为长江水。

这个节水工程,正在让“北大荒”变样

新华社哈尔滨11月17日电 题:这个节水工程,正在让“北大荒”变样新华社记者杨喆“南有南水北调,北有三江灌区”,在黑龙江省三江平原,一些农民这样说。#1228

盒子游戏,游戏玩家专属个性阅读社区


©CopyRight 2010- 2020 BOXU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鄂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 鄂ICP备2020015574号-1